关于襄阳市2020年玉米生产技术的指导意见

时间:2020-02-26    作者:管理员    点击:15224次
    襄阳市是湖北省玉米生产第一大市,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,总产量近20亿斤,为我市粮食总产跃上百亿斤台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但是我市的玉米生产也还存在着单产水平低,提升空间大的增产潜力,2018年全市的玉米单产只有580多斤,这与玉米是粮食作物高产之王的称号极不相符,也远低于周边地区的玉米产量水平。同时,我市又是一个以养牛业为主的畜牧生产大市,以玉米作物为主的种养结合产业开发才刚刚起步,其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都是十分巨大的。基于上述现状,2020年,我市的玉米生产应按照“压缩籽粒玉米,扩大青贮玉米,适当发展鲜食玉米”的指导思想,抓调整促发展。现提出以下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。
  •     优化布局,因地制宜调整玉米生产内部种植结构。
    要依据各地的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,在稳定玉米种植面积的基础上,大力推广种植粮饲通用型玉米,这样,玉米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决定产品的处理去向,确保收益稳定,同时也能满足食草畜牧业快速发展对青贮玉米饲料的需求。城镇周边地区、规模化生产基地在确保产品有销路的前提下,适当发展甜玉米、糯玉米等鲜食玉米,果穗加工销售,秸秆用于青贮饲料。种植鲜食玉米既能提高生产效益,又可优化季节茬口,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。
  •     抓好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。
    农业科研、农技推广服务部门,要结合当地的玉米生产布局,分别制定春玉米、夏玉米、青贮玉米、甜玉米、糯玉米等的生产技术措施,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、技术服务部门与经营服务企业结合、面上服务与现场试验示范结合、推广新技术与成果转化开发和农业产业化推进结合,抓好分类分级技术培训,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服务,为玉米生产产业化发展提供全面周到的技术支持。
  •     抓好玉米生产的季节茬口衔接。
    春玉米、鲜食甜糯玉米要及早安排,做好与前茬作物的季节衔接,早腾茬早整地早布局,有条件的要利用地膜覆盖技术,在3月中下旬完成育苗移栽和播种;露地种植的要抢在4月5日前后冷尾暖头播种,利用好有效的温光水气资源,提高产品产量和效益。夏播玉米要考虑有利于安全授粉结实,提倡在6月5日至6月15日期间播种,使玉米的扬花授粉时间错开7月中下旬的极端高温天气时段,可有效解决夏玉米高温结实不良、产量不高、品质不优的问题。
  •     选用高产稳产优质的玉米良种。
    品种的选用要在注重高产的前提下,更重视稳产和优质,以降低风险,提高效益。鲜食甜糯玉米要选用外观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双优的品种,如粤甜16、金钟玉、华甜系列、鄂甜系列的甜玉米,渝糯系列、彩甜糯系列糯玉米;春播玉米选用蠡玉16、宜单629、襄玉655、腾龙757等品种;夏玉米选用汉单777、汉单175、郑单958、襄玉431、秋乐368等品种。
  •     合理密植,推行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
    亩种植密度:甜糯玉米3000株左右、春玉米3500株左右、夏玉米4000株左右,在此范围内,株型紧凑的适当密植一点,株型松散的适当稀植一点。推行宽行窄株的株行距配置方式,有利于通风透光,壮秆抗逆,防病防倒,增产增效。要求行距65厘米—70厘米,等行距,株距根据计划密度推算一般为25—30厘米。
  •     科学配方施肥,满足玉米高产优质的养分需求。
    选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,杜绝单一施用氮素化肥的做法。按照亩产玉米籽粒1200斤的标准,每亩需施用纯氮61.68斤、五氧化二磷20.64斤、氧化钾51.36斤。一般采用磷钾肥一次性做底肥施入,氮肥70%做底肥、30%做追肥。不同季节、不同土壤要结合实际进行适应性调节,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含添加剂的纯正优质化肥,根据不同的肥料产品标注的养分含量计算好所需要的具体施肥量,确保肥足素全,满足玉米健壮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  •     利用好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开通供水的机遇,切实解决玉米的旱灾问题。
    制约我们襄阳市玉米生产水平提高的最大因素是干旱。随着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供水到位,我市的玉米生产迎来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机遇,玉米作物关键生长环节水分的保障供应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。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改变,完善配套玉米生产田间的沟渠体系,做到遇旱能及时灌溉,遇涝能及时排水,使玉米像水稻那样在满足水分正常供应的情况下获得高产。特别是在一些过去严重缺水的低产区,通过改善水利设施和供水保障,把玉米单产水平提高200—300斤是完全可能的。
  •     重视玉米病虫害的防控防治。
   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在我市一直是一个需要加强的生产管理环节,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损失十分严重。尽管其中的主客观因素很多,但主要还是一个认识和重视不够的问题。今年玉米病虫害防控的形势将更加严峻,除了传统的常发性病虫害以外,又新侵入了一个草地贪夜蛾。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玉米,从苗期到成熟期全程为害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特点是:迁飞扩散快、适应区域广、繁殖能力强、暴食危害重、杂食多样性、防控难度大。去年首次侵入我地已经在局部田块、局部地区造成很严重的危害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点名,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出预警要重视和加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。因此,要高度重视,加强预测预报,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,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,治早治小治了。通过综合施策,把玉米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危害损失减少到最低。
  •     全面落实籽粒玉米的适时晚收技术。
    我市的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玉米收获过早的问题,一般在授粉后35—40天玉米还没有充分成熟就提前收获了。而玉米的灌浆结实习性是从授粉到籽粒完全充实饱满至少需要50—55天。据襄阳市农科院玉米科研团队试验:从玉米授粉后第38天开始到第47天共10次取样果穗测量千粒重变化,结果是从第38天的269克增加到第47天的298克,10天增加29克,日平增加千粒重2.9克,表明过早收获对产量造成的损失很大。按一般大田生产水平,收获提早10天折算成每亩减产120斤左右。要全面落实籽粒玉米适时晚收的技术措施,全市300万亩玉米都做到充分成熟后再收获,按照每亩地减少因过早收获造成的损失100斤计算,可相对增加粮食产量3亿斤。
 
襄阳市农业科学院
2020年2月26日

(编辑:管理员)